出社會的心得
出了九個月社會拉(加經濟部替代役的經驗就有約一年十個月)!也該要整理一下領悟到的零零總總,這段時間所學的比大學前三年半加起來還多,我果然不適合當學生。好拉,我悟到了什麼?
1. 剝掉賦予學生的特權,回歸平凡
"上班後,大家都好平凡喔!"學妹說。
沒錯,上班後,又重新洗一次牌,管你是CitiBank的MA還是傳統產業的作業員,別人只會用數字與事實衡量你,幾歲,什麼公司,什麼職位,月薪多少,有沒有股票,結婚沒,生涯規劃穩不穩當?
沒有人在意你會說新幾內亞的多多族土語,能體會馬奎斯筆觸的浪漫與無奈,聽到貝多芬會情不自禁的閉上雙眼,最喜歡在月圓之夜參加泰國海島上的雜交派對等...
這一切都只存在你心裡,如果你不被人言淹沒,迷失自己的話。
最重要的,你會失去"學生"這個藉口與光環,你的競爭者不再是同屆同學,不再是台大資工系開發出來的一隻程式,而是上至比爾蓋茲,下至烏魯木奇窗邊苦練英文的卡車司機。Google創辦人的成功讓你景仰,捷運上小孩流利的英文讓你腳軟,你也開始懷疑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準備貸款...沒有人討論你的將來(除了你現在的男女朋友以外),你永遠只有現在。
老實說,我熱愛這樣的感覺,只要我有能力,我夠努力,我可以挑戰巴菲特,我必須奮力奔跑,怕被老弟趕過。
我感覺我活著。
2. 專業為重,Smart Talker閃邊站!!
"商業週刊看兩期以後,大家都可以談營收,成長,策略,報表?評論某個經理人的作為?自己卻連會計T字帳都會算錯?"我老闆說。
太多人打腫臉充胖子,本身的專業能力卻只有水潑在桌子上的高度?
初出社會能倚賴的只有專業,並且要啄之磨之,長出更深,更廣,甚至相關領域的專業,Smart Talking只會顯示自己很Low。就算你分析得完全正確吧,有誰會聘用一個沒有社會經驗的CEO?
更何況現實社會中有多少決策決定於檯面下的利益分配?這些人辛苦一輩子,重視扎實的硬功夫,沒有這樣的努力,你要怎麼打進這圈子?
門都沒有!
而且我說專業,重在投入與經驗,絕對不是學校那些拿來墊桌腳的原文書。
學校念過不等於專業。
3. 下班後的時間,決定往後的道路與高度
愛因斯坦說:"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複利。"
因為"複利"的特性,所有投資理財的書都會鼓勵人及早投資,並且不要間斷;聽過以下的例子吧:
假設美國土著1626年,願意以60荷蘭盾出售今日曼哈頓的土地,並將這60盾放到荷蘭銀行,收取每年6.5%的複息利率,他們2005年將可獲得約63960億港元的存款,較紐約市五條大街的物業總市值還要高。而2006年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艾克森美孚,市值亦只有34000多億港元。
我想強調的是,不是只有金錢財產適用複利原則,學識、語文能力、與人脈都適用複利原則,融會貫通,學識會帶來學識,穩扎穩打,一個語文能力會引領第二個語文能力,開放健談,捨得投資,人脈會如阿米巴原蟲班分裂擴散。
所以下班後給自己準備一些時間吧,好好往自己有興趣的方面鑽研,往你熱愛的領域投入,有天你一定會發現你的點連成線,線連成面,面積成體,一切渾然天成。
這邊建議看看Steve Jobs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:
4. 環境知識是種素養,別忘記栽種
(to be continued...)
5. 你決定他是不是貴人
(to be continued...)
0 意見:
張貼留言